旬陽 趙攀強
在旬陽老家,過年貼春聯是件大事,臨近年關,家家戶戶都要購置年貨,其中紅紙是必備之物,然后早早請人寫春聯,折疊扎好,放在屋子醒目處。大年三十,鄉親們清晨起床就忙開了,先是把庭院內外打掃干凈,再是把舊春聯撕下,用溫水洗掉殘留,門窗統統都清理,然后用糨糊把新春聯貼上去,有的甚至還把豬圈、牛圈、雞圈也要貼上“六畜興旺”“肥豬滿圈”“雞鴨成群”等條幅。屋里屋外,一下子變成紅彤彤的,馬上有了過年的樣子。接下來燃放鞭炮,開始團年。除夕夜,屋里炭火生得特旺,熱氣騰騰,大人包餃子,小孩換新衣,這是全家最溫暖最幸福的時刻。
那時農村還沒有興起買春聯,主要靠人寫。記得小時候,村上會寫毛筆字的只有兩個人:一個姓張,另一個姓劉。他們屬于大戶人家,進過學堂,教過書,人們稱其為“張先生”和“劉先生”,是村里僅有的兩個文化人。起初,他們兩個人都為鄉親們寫春聯,張先生性子急,愛寫錯別字。過年寫春聯圖個吉利,一旦錯了,很難堪,也很麻煩,張先生索性丟掉毛筆,從此不再寫了。
這下苦了劉先生,每年寒假,他從學;丶揖烷_始寫春聯,其他事都做不成了。由于他人和氣,寫得好,鄰村的人也找上門來請他寫春聯。我考上中專那一年,到了臘月二十九日晚上,母親猛然想起我家的春聯還沒寫,她讓我拿上紅紙,趕快去找劉先生。這年父親過世了,母親壓力大,事情多,丟三忘四情有可原。
那晚月亮很美,柔和的微光撫慰著田野,麥苗的嫩綠依稀可辨,路旁的樹枝投下月影,還有身后的小狗如影隨形,陪我走過寂靜的山村小路來到劉家大院?匆娫鹤幼鴿M了人,屋里也站著好多人。這些人都是鄉里鄉親,等候劉先生給他們寫春聯。堂屋的書案上,中間鋪著紅紙,旁邊放著硯臺,只見劉先生揮毫潑墨,奮筆疾書,那種專注的神情和深厚的功力,令人贊嘆不已。我悄悄退出屋外排隊,鄉親們你一言他一語地和我閑聊,有的說我考上學,為村上爭了光;有的說我考上“秀才”,卻不會寫字,如果我能寫字,劉先生就輕松了。聽到這些話,我的臉上火辣辣的,感覺不好意思,并暗下決心學寫毛筆字。
我買了本字帖,先從最基本的“點橫豎撇拉”練起,利用課余時間,每天堅持練習一小時。沒想到毛筆字很難寫,練了一年時間,竟然寫不好字,更不用說寫對聯了。1984年春節即將來臨,我也放假回家,試著學寫對聯,結果不是字體大小不一,就是字行歪歪扭扭,真是丑媳婦難見公婆,我決定還是去請劉先生寫春聯。母親鼓勵我大膽寫,說是自家看,不怕丑。于是那年我家的大門小門,豬圈牛圈,都貼上了我寫的毛筆字。
又練了一年,字寫得有點模樣了,放到對聯上去也比較順眼了。我就把桌子搬到院壩去寫,并將寫好的對聯放在院子的地面上,用石片壓住晾曬。張先生背著雙手走過來,站在那里觀看,連連點頭說:“不錯!不錯!”這時,住在來家埡的七八戶人家,都來請我寫春聯,包括張先生家。第三年后,村子里找我寫春聯的人越來越多,一寫就是好多天。
參加工作后,放假遲,時間緊。我就早早“開工”,擺好桌椅,備好筆墨,來者不拒,笑臉相迎,白天寫,晚上寫,往往要寫到臘月三十上午十二點多才收工。
又是一年春節,我回家過年。母親對我說,今年就不寫對聯了吧,離過年沒幾天了,幫家里做些活吧。我懂得母親的意思,那時母親有病,哥嫂當家,家里缺少勞力,都盼我回來能搭把手?墒青l親們等我回來給他們寫春聯,怎能說不寫就不寫了呢?加之我常年在外工作,沒有給鄉親們做過什么,假期正好是給他們做事的好機會呀!我決定春聯還是要寫,只是改變方式,不在家里寫,逐戶上門去寫,以免來的人多給家里帶來不必要的負擔。
于是我帶著新買的毛筆,提著大瓶墨水,挨家挨戶上門寫春聯。老家的父老鄉親樸實厚道,熱情好客,不論走到誰家,都會給我端上一碗香噴噴的荷包蛋,每碗都有四個,吃一家還可以,吃第二家就有點撐了,吃第三家實在吃不下了。但是鄉親的心意都在荷包蛋里,如果不吃的話,他們不會同意,我的心里也過意不去。沒辦法,我就建議他們每次打兩個荷包蛋,但是最多只能吃四家,再多又吃不下了。最后我又不得不改變方式,每個院落選定一家集中來寫,這樣既節省時間,又避免肚皮產生意見。
母親去世后,我回家少了,過年回去也只是為父母上墳,停留的時間短,寫春聯的事情漸漸淡忘了。所好的是村上后來又出了會寫毛筆字的人,據說他寫得比我好。再后來鄉村興起買春聯,簡單省事,質量又好。盡管曾經為鄉親們寫春聯的日子已成過往,但是那濃濃的年味和深厚的鄉情永留心間,至今令人難以忘懷。